欢迎光临大地国石 | 担保交易,退换无忧
登录 注册 客服电话:010-64180388 微信:gswxiaotai 关于我们

玄奘取经

商品编号:19244

 

商品仅支持在线议价或者面谈

产地:天台

收藏本商品
国石网平台经纪人服务

电话:010-64180388

微信:gswxiaotai

邮箱:service@chinaviewstone.com

替您与卖家联系,以解决问价、议价、鉴评、物流、担保等问题,为您在国石网的交易之旅保驾护航。

天台济公宝斋

咨询电话:0576****95980

石馆所在地:浙江省台州市

藏品数量:7

坐落在济公故居,2010开业至今,主要工作是研究、开发、保护天台山佛石。经营各种观赏石、印石、艺术品 经营面积四间120平方,后院天井1000平方

进入店铺
收藏本店

其他商品

宝华石
天台黄蜡石
宝华石画
国宝级寿山石——《寿山九仙》
寿山九仙
史前附号
  • 藏品详情
  • 藏品全景图
藏品名称:玄奘取经 石种:天台佛石_宝华石 产地:天台
大小:50~42~32 重量:130.00kg 底座:不含
运费:买家自付 藏品意蕴:

钟灵毓秀地,上下逾千年。

天台四面环山,岩奇石珍,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翠秀美的天台苍山东南,有一座葱郁而神奇的宝华山,山上深藏着勘称国宝级的珍稀奇宝——“济公佛石”,俗称百花石。

据历史资料介绍,佛石又名花乳石、宝华石、赤城石,产地分布在天台三合镇宝华山。佛石质地细腻,纹理斑斓,色泽众多,古人评论佛石“丹者如霞,青者如黛”,石上呈现出各类图案,如同一幅幅颇有韵味的山水画卷,引人遐想。历史上,“济公佛石”曾用于加工刻镂印章、石枕、屏风、笔架等物。

《清稗类钞·矿物》中称“花乳石为图书石之一种,天台宝华山所产,色如瑇瑁,莹润坚洁,可作图书。元朝末年,王冤始以花乳石刻印,是为石印之始,至本朝而采者甚多”。

唐武宗时台州的一位太守送给当朝宰相李德裕的礼品,就是天台出产的百花石。李收后非常高兴,写了诗表示感谢。他在《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中写道:“闻君采奇石,剪断赤城霞。潭上倒虹影,波中摇日华。仙岩接绛气,谿路杂桃花。若值客星去,便应随海槎。”把百花石(佛石)的形状之雅、图案之奇、色泽之美,描绘得何其生动!

南宋时济公曾称赞,宝华之石一石三千,乃谓颜色“千”彩百幻,图案“千”姿百态,纹理“千”变万化。此即宝华石色、相、质之三美也。

当代著名美术评化家、《美术报》资深记者蔡树农先生曾说“百花石侧身印林,堂堂正正,可与青田、寿山、昌化、巴林共享中国印石五朵金花之美称”。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天台县出了一个爱民、安民、廉洁秉公,造福一方的清官戴兆佳。

戴兆佳,字士朝,天台洪畴乡(镇)戴家村人,公元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戴殿试中进士,出任浙江天台县知县。戴平时爱好书法,业余也喜欢玩石刻章。天台山东南的宝华山上蕴藏着石之奇葩——百花石(俗称佛石),山上的散碎百花石随手可得。少年时,每逢春节、重阳节时,戴兆佳常到三合大横村的姨妈家走亲戚,这里离宝华山仅1公里路程,戴与表弟妹也喜欢到宝华寺一带游山玩水,顺便寻觅一些小块质地好、纹理斑斓的济公佛石(百花石)来玩,戴还亲自用佛石学刻印章,从此与石结缘爱上了佛石,。

后来戴兆佳做了天台县令后,就用佛石制作官印,美观耐用,博得上司赞赏。之后戴指令大横村庄头人、族人等制订村规民约,张贴告示进行保护百花石,私人不得上山偷盗佛石,违者处罚。孩童家长管教不到山上玩石,使得佛石长期得以保护,流传至今。这也是清官戴兆佳怀乡爱民做的又一件实事、好事。

“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观石、赏石、玩石能给人无限遐想,开拓视野,愉悦身心,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和乐趣,能给人们以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例如:《诗圣游天台》,诗仙李白,离开繁华的京城长安,只见他行走於去佛国仙山的天台道上,口中念叨着:“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他的身后崇山峻岭,瀑布悬崖,似乎已看到灵山秀水之天台,已到了一切皆空的世外圣境了……《百花神碑》介绍此碑石质细腻,图案淡雅素净,雪里梅花盛开,在此石碑上刻文,尤显端庄稳重。此石巨大,百花石中之佼佼者,好石、好形、好质,实属难得之石。此外,《古城秋色》层层城墙,连绵迭迭,秋天的天空微黄微白,城的上空炊烟轻袅,远处梯田层层,金黄稻田正待收割。细看市民行走在城区的大街中……古城美景,百看不厌。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一些奇石爱好者、民间收藏家、文化人都对佛石(百花石)颇有兴趣,收集了数量可观的百花石。一直沉睡在山中多年的宝石,直到20117月,天台山佛石文化研究会诞生,佛石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同时普及提高推进天台山文化建设。形状与色彩皆图案与意境俱佳的佛石,既具文化内涵,又有经济收益,更有我们要热情弘扬佛石文化观赏与收藏价值。我以为,对待天台山珍宝济公佛石(百花石),要重在保护矿产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合理、科学、有计划适当发掘开采。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长期形成的佛石传统精湛的工艺制作,争取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济公佛石礼赞,为济公佛石呐喊!

客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