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大地国石 | 担保交易,退换无忧
登录 注册 客服电话:010-64180388 微信:gswxiaotai 关于我们
奇石文化(一)
发布时间:2016-05-18

一、石文化简史

        我国是奇石文化的发源地,奇石文化由石文化发展而来。石文化随人类诞生而开始,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石文化如何分期,众说纷纭而大同小异。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启蒙期、成长期、奠基期、发展期、兴盛期、昌盛期和振兴期等七个时期,每个高峰期的前后都处于低谷,波浪式发展。作者与其他学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了春秋战国时期对我国石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乃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奇石文化的奠基期。
        1  、启蒙期:从人类诞生(大约300万年前)至文明史(5000年前)的漫长历史时代,为中华文化的启蒙期、肇始期、伊始期。涵盖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其特点是:旧石器时代以功利主义即实用性为主,新石器时代除继续利用石头的实用性外,已发展到玉石的初步加工,即玉文化的开始。我国石器的分期为:旧石器时期(50—1万年前),又分早(50—10万年)、中(10—5万年)、晚(5—1万年)三期;新石期时期(1—0.5万年),可分早(1—0.8万年)、晚(0.8—0.5万年)二期。
        浩渺宇宙,由无数之旋转着的星球组成。凡凝固的或外表凝固的星球,皆由岩石(即石头)组成。宇宙的骄子地球已有46亿年的高龄,形后植物和动物开始生长并繁茂起来。上帝准备“伊甸园”后人类才开始诞生,距今只有300多万年的历史。后来者居上,很快便成为地球的主宰。但是,人之初却举步维艰,充满危险和困难,山洞成为他们的天然避难所,石块、石棒、石锥成为他们对付猛兽侵的有力工具,并由防御转为进攻,石器也是狩猎时的武器,剥兽皮时又需要石刀。由狩猎业、畜牧业转为原始农业,也离不开石犁和石杵。天然石器满足不了生产需要,便产生了人工打制石器。
        毛主席《咏史》词:“人猿相揖别,有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能制造工具,是人与兽的主要区别,制造业的主要原料便是满山遍野的石头,因此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被称为石器时代。以呼和浩特市东郊大窑文化遗址为例,经天津地质调查所测定,最底层地质年龄为70.33万年,即该石器制造场从旧石器早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晚期,出土石器多达644件,石器品种有石核、砍砸器、石锤、石斧、石球、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石刀等等。石核和砍砸器有大、中、小三类,直径7—15厘米。以刮削器为主,几乎占石器总数的80% ,说明当地先民以狩猎和原始牧业为主。所用原料是中生代花岗岩体及其附近围岩中的隧石,呈团块状和脉状产出,该石硬度高(摩氏7度),打碎后易成棱角状,边缘锐利如刀,可看出古人的聪明才智。新石器延续旧石器的特点,但更为精细和小巧玲珑。如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的呼和额热格文化举址和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文化遗址、苏鸿图文化遗址,所用的原料为玛瑙、碧玉和石英,品种有石核、刮削器、石簇、石斧、尖状器、石刀等等。据同位素年龄,距今6500—5400年前,为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值得提出的是,新石器时期古人对石头的利用除了功利主义(实用性)之外,又有了审美意识和实践,具体表现为玉文化的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七千多个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各类玉器约20万件。最早的玉器是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出土一对白玉块,距今8500年。而赤峰市红山文化层中(距今6—5千年前)则出土了泵形玉饰、猪龙、玉龙、双龙首玉瑛等玉器,尤以1971年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出土的玉龙最为知名,该玉龙高26厘米,呈“c" 字型,墨绿色,造型生动,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最古老的装饰品当属山西朔县峙峪文化遗址钻孔石墨佩挂,距今2.889万年,其次为北京山顶洞人穿孔砾石和石珠,距今1.9万年。与奇石文化直接有关的,当属1955年在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文化遗址中从陶罐和死人口中发现的24枚雨花石,是史前古人类爱好奇石的铁证。应当说明的是,内蒙古呼和额热格、布拉格芒和、巴丹吉林、苏鸿图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所用原料均为玛瑙和碧玉,除石器外,没用过的原料是“备料”还是用来审美?如果用来审美,当与北阴阳营的雨花石为同时期或略早的石文化佐证。我在朱日和采集玛瑙石时,拣到一枚石耳坠,是微红色玄武岩,利用气孔做环中的“眼儿”,周边经过打磨成圆形如铜钱大小,当为新石器(红山文化)时代的文物。可见,原始人类随着石器的利用而提高了生产力,当用得心应手的石器集体围猎时,捕获野牛野马甚至猛码象等大型猎物,吃包肚子之后,对月当歌,击石起舞,便有了原始文化活动。石文化与中华文明同步,同时诞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 、成长期:距今5000年前至公元前772年。为我国的五帝和夏、商、周时期,简称上古时代。该时期石文化的特点是玉石文化在新石期时代诞生后,又有进一步发展。相传黄帝把玉器用于祭天,并“以玉为兵”。“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环玉。”(《竹书纪年》)。舜还把墨玉玄圭送给禹。大禹时代青州怪石和泗滨浮磐皆为贡品(《尚书·禹贡》)。夏、商、周时玉器进一步发展,“凡武王俘商旧宝玉万四千,佩玉亿有八万。(《逸周书·世俘》)。《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六器为玉玺、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依次用于礼天、地、东、西、南、北。玉器各有各的用途,“古者安平用壁,兴事用圭,成功用璋,边戌用甭,战斗用璩,城围用环,灾情用隽,大旱用龙、大丧用琮。”(《西阳杂祖》)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墓,1976年从安阳小屯被发现,出土文物多达1928件,其中玉器有琮、圭、壁、环、缓、璜、漩、板指、串珠、玉人、龙凤、怪兽、熊虎、龟、鸟、蝉等玉雕,石制品有石磐、豆、铲、锤、砺石等。洛阳西战国一号墓出土有圭、壁、佩、璞、玉人、玉兽等,并在白玉圭上有墨书“天子”二字。
该时期的玉文化不仅重视物质,而且注重精神,开始探索,集中表现在上古神话的创造。如《盘古开天》,表现古人对天、地、日、月、山、川等是如何形成的猜想。宇宙天地虽然形成了,但并不完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固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额民,鸳鸟攫老弱。于是女蜗炼五彩石以补苍天。” (《淮南子·览冥训》)。《女娟补天》向我们传递出的信息是:其一,古人热爱并重用奇石;其二,古人偏爱鲜艳的色彩,具有审美观点;其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其四,对邪恶势力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并战而胜之;其五,上古之人已经有了扶老助弱的美德,有了“良心”。石不但可以补天,而且可以生子,如《启母石》。“禹娶涂山氏,治鸿水,通辑辕山,化为熊。涂山见之,惭而去,至篙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 (《绎史》十二卷)。《淮南子》说:“禹生于石。”其母女狄“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遁甲开山图》),受孕而生。还有《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的《精卫填海》) : “发鸿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咏,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佼。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侮,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东海。”这里石头又有填海的作用,反映出炎黄子孙不屈的斗争精神。

        这些神话文字记载虽晚,但多为上古时代所创造,对后来的文学影响极大,如四大名著的《西游记》、《红楼梦》,均受女锅炼石补天的深刻影响。(续)

热门文章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1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11 科普小知识
客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