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大地国石 | 担保交易,退换无忧
登录 注册 客服电话:010-64180388 微信:gswxiaotai 关于我们
俞莹:扬州有石“小玲珑”
发布时间:2017-03-06

《石界》特约撰稿人  俞莹  


俞莹先生是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海派赏石》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在他的身上,有一股特别的书生气息,并且对于赏玩奇石有着深厚的造诣,玩石理念独树一帜,很多观点也是充满趣味与韵味。


◆ ◆ 

 

说起古代以藏石命名斋馆居室的,自苏东坡雪浪斋以后,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清代“扬州二马”的小玲珑山馆。



清代佚名绘、方士庶补景《马曰琯林泉高逸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所谓“扬州二马”,是指清初著名藏书家马曰琯、马曰璐兄弟。马曰琯(1688—1755),字秋玉,号嶰谷;马曰璐,字佩兮,号半槎。他们祖籍安徽祁门,后迁居江都(今扬州),以盐业起家成为巨富。两人俱有诗名,礼贤下士,慷慨好义,名闻四方,一时名流学子均汇集于其家,或结社吟咏,或抄书研读。诗人袁枚有诗《扬州游马氏玲珑山馆吊秋玉主人》,将马曰琯与元代昆山著名文人顾阿瑛相比,极力称颂:“山馆玲珑水石清,邗江此处最知名。横陈图史常千架,供养文人过一生。客散兰亭碑尚在,草荒金谷鸟空鸣。我来难忍风前泪,曾识当年顾阿瑛”。《清史稿·文苑传》还有马曰琯传。



“小玲珑山馆”印


马氏兄弟酷爱藏书,遇有秘本、善本,不惜重金收购,其藏书多达十万多卷,有“藏书甲东南”之誉。马氏还在家中专设刻印作坊,不惜费资刻印书籍广为传播,雕工精、版式美,人称“马版”,有的上面还印有“小玲珑山馆”篆章(当代篆刻家孙慰祖、俞丰编著有《印裡印外——明清名家篆刻丛谈》,其中收入有清代《小玲珑山馆》篆印,只是作者不详)。乾隆三十七年(1772),朝廷开馆编纂《四库全书》,广征天下藏书家秘本,马曰琯之子马裕进呈图书776种,《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了373种,为献书最多之藏书家。清高宗南巡,闻其藏书、诗文之名,亲临其园并赐书和作诗。



扬州东关街新建“小玲珑山馆”


“扬州二马”所居的小玲珑山馆,在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火,直到2016年1月才移地重建而成,成为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重要景点。小玲珑的得名,源自于马曰琯收藏的一方太湖石,其中还有故事。原来马曰琯当初建街南书屋的时候,得到了一方巨型玲珑太湖石,按照马曰璐《小玲珑山馆图记》的说法,其美秀与奇奥可以媲美任何奇石,应该是花石纲的遗物。当时因为此石太高大了,以至于从墙外也能远远的看见,邻居听风水先生说这会有不利,于是与马氏兄弟交涉,他们从善如流,将此方巨石横卧于地,以待有机会再竖起来。不过,他们还是以此石命名街南书屋为小玲珑山馆,并让画家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张庚为之作画留念。“扬州二马”殒后,小玲珑山馆为词人汪雪礓购得。汪楍,字雪礓,祖籍安徽婺源,曾侨居武昌,后迁居扬州,博学多才,书画兼擅,工篆书,善雕镌,精鉴赏,富收藏。汪雪礓斋号名“龙尾山房”,因其祖籍婺源产龙尾砚(歙砚)而取名,有不忘故乡之意。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冈,曾经为他斋号治印,艺术价值极高,至今犹存上海博物馆印章馆中。且说汪购得此园后,园中楣楹题识不改旧观,唯有这方早已埋于土中的玲珑石,汪念念不忘,雇人将其搜出竖起来,不想因为采掘不当,竟然断成几截,竖起来的石头已经不复旧观了。



奚冈篆“龙尾山房”



扬州史公祠“留云”小院如今已经石去院空


后来,这些残石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晚清时期,著名文人梁章钜晚年寓居扬州,著有《浪迹丛谈》述扬州掌故甚详,他对于小玲珑石也是不得其详:“邗上(指扬州)旧迹,以小玲珑山馆为最著,余曾两度往探其胜,寻所谓玲珑石者,皆所见不逮所闻。”直到建国后,其中一方残石被有识之士置于史公祠(当时的扬州博物馆)。记得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笔者曾经在史公祠的“留云”小院之中见到这方奇石,高约二米,周身残破多处,局促于狭窄夹弄中,虽有几处孔洞,但也毫无珍奇可言,只是上面的题刻还清晰可辨,彰显出其不凡的身价,其中上部留有篆书“玉山高并”(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有“玉山高并两峰寒”之句),以及楷书“小玲珑山馆马氏清供”和“玲珑山馆”印章字样。这也是此石的文物价值所在。后来,我将此石收入《中华古奇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一书。如今,此石已被当地园林部门移置东关街新建的小玲珑山馆“十二景”的看山楼妥为保存,以供瞻仰。



《中华古奇石》收录小玲珑石


除了太湖石小玲珑石之外,马氏兄弟喜好奇石的故事还有不少。如近代徐珂辑录的《清稗类钞》,其中有一则“马嶰谷藏灵璧石”,说的是明末灵璧出土了两方灵璧巨石,厚仅数寸,纹密色润,可作屏风,十分罕见。当时老子山(今位于淮安市洪泽县)有僧悟本喜好奇石,闻讯而至,购取而归,制以为磬,作为佛殿供品。其系绳处天然有九窍,玲珑宛转似连环套,也是一奇。后来僧悟本去世后,盱眙县令吴某对此十分倾心,设计巧取了这两方灵璧石磬,运回高邮故里筑园置之,一时间近悦远来,十分热闹。此石后来传到其孙子,当时马曰琯的下人刘二曾经在吴家做过活,知道马曰琯喜好奇石,便极力推荐撮合,最后终于购取两石。



伊恩·威尔逊藏清代木化石“小玲珑石”


美国著名的“文人石”收藏家伊恩·威尔逊(Ian  Wilson),收藏有一方底座有马曰璐刻铭的木化石“小玲珑石”,这也是其最知名的藏石。不过,这方极为罕见的玲珑剔透木化石,其“小玲珑石”之名应该是后人仿效小玲珑山馆之名而取的——有误以为小玲珑山馆是因此石命名的,而且历史的传承情况似乎也不够清晰。



汪士慎画《竹映湖石》


当初小玲珑山馆的十二景中,还有一处“七峰草亭”,因为在草亭旁列有七方峰石,各擅其奇,故名。马氏兄弟因为十分喜欢结交诗友画家,当时曾经延揽过许多落魄文人落户于此,其中“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就是一位。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安徽休宁人。工分隶,善画梅。他与马氏兄弟同籍,37岁那年投奔马氏,被安置于“七峰草亭”一侧。或许是触景生情,或许是感激之情,汪士慎将其斋室名之为七峰草堂,并自镌多方自用印章,常用于其书画创作,自名“七峰居士”。如今,上海博物馆印章馆陈列有一方汪士慎刻“七峰草堂”朱文印,为青田石质,边款也有“七峰草堂”字样。这既是印石篆刻史上重要的遗存,也是得名于奇石的一方斋名印,而且还是结缘于小玲珑山馆,也是文人爱石的一段佳话。



汪士慎篆“七峰草堂”(上海博物馆藏)


汪士慎篆“七峰草堂”


 

本文作者:俞莹

《石界》特约撰稿人


热门文章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1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11 科普小知识
客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