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大地国石 | 担保交易,退换无忧
登录 注册 客服电话:010-64180388 微信:gswxiaotai 关于我们
俞莹:《职贡图》中辨怪石
发布时间:2018-05-21

如果说,古典赏石的鉴赏标准是瘦漏透皱的话,那么其最早出现的图绘形象,莫过于唐代阎立本的《职贡图》(现藏台湾台中“中央博物院”。此画是否为阎立本所画尚有争议,但至少是唐代的摹本。上有宋徽宗题签),一群胡貌蛮相的人,肩扛手提各种珍奇瑰宝风尘仆仆一路走来,其中包括有六方怪石。老友丁文父在《中国古代赏石》一书中归纳为:“一种为柱状,约半人高,遍体椭圆形孔洞涡穴,甚为玲珑剔透;一种为有托盘赏石,共三尊,其中两尊呈舞态,婀娜多姿,另一尊似孤峰,峭拔挺立。托盘中的舞形和峰形赏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明显的主体(题),呈现为变化多端的枝干状。”

唐代阎立本(传)《职贡图》

唐代阎立本(传)《职贡图》中的怪石

据台湾美术史学者李霖灿考证(《中国名画研究》),该画描绘的是唐太宗时,南洋的林邑、婆利、罗刹三国(今在爪哇附近)联合前来中土朝贡,并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景象,进贡的贡品包括鹦鹉、羊、象牙、怪石等等,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三人所持的盆石,应该是珊瑚,具有扭动感,置于盆中,当时应该是取法盆景的做法,这也是最早出现的珊瑚形象。

珊瑚在海中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据推测,一米高的珊瑚大约需要生长一千年的时间。珊瑚死后,它的尸体逐渐为海水中的碳酸钙所交代,钙化(石化)为化石,在一定条件下珊瑚化石还会玉化。其中,红珊瑚倍受人们喜好,也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有机宝石之一,并被佛家列为七宝之一。唐代诗人韦应物有《咏珊瑚》诗,道出了珊瑚的不同凡响之处:“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清代红珊瑚树(韩天衡美术馆藏)

珊瑚化石之所以成为早期赏石的一种样式,很可能是因为受到盆栽的影响,因为珊瑚的树干枝丫与盆栽树木十分相似,不过它千年不朽,当时人们觉得神奇,便把它视作为一种奇葩。古代皇室贵族,多有以红珊瑚树作为陈设之物,视作为财富的象征,如汉武帝就以珊瑚玉树盆景供奉在神堂之中,西晋贵族石崇与王恺以互比珊瑚树大小炫富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明清时期,故宫御花园就有一些珊瑚化石供置(应该也是来自南洋一带的),民间还流行以珊瑚枝插于花瓶中作为清供。不过,也有人以为不雅,如清初松江文人黄图珌认为:“供花必须瓷瓶,其铜瓶所不宜也。然珊瑚树、孔雀毛,非铜瓶不可,但觉太俗。”(《看山阁闲笔》卷十二)。

故宫御花园明代早期须弥座珊瑚石

明嘉靖紫檀嵌玉石人物图长方盖盒(原为水松石山房藏),上面有红珊瑚树盆供纹饰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珊瑚化石的造型与古典赏石瘦皱漏透的特征颇为相似,两者很容易搞混淆。或者说,所谓瘦皱漏透的“相石法”与珊瑚有某种关联。如唐代诗人皮日休《太湖石》诗中,对于“厥状复若何,鬼工不可图”的太湖石之造型,有“胮肛筼筜笋,格磔琅玕株”之形容。

《职贡图》中,另外三人手扛的怪石是瘦长形,近一人高,造型类似石笋石,但具有漏透之感。据考,此石又称“蚶贝罗”,出自婆利国,应该都是刻意加工成的。据《梁书•诸夷传》载:“有石名蚶贝罗,初采之柔软,及刻削为物干之,遂大坚强。”也就是说,此石原在土中(水中)质地松软,可以加工成型,见风暴晒以后逐渐硬化。这个性能有点像珊瑚,“珊瑚,水之木也。……在水直而软,见风则曲而坚,得日光乃作鲜红、淡红二色。”(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

唐代阎立本《职贡图》所开启的献贡怪石之图像,影响所及,余响不绝,后世有关蛮夷诸侯进贡的图绘,也包括贵族佛僧们的供赏之石,多有类似形象。如明代仇英《职贡图》(故宫博物院藏),就有类似奇石形象。河南巩义市北宋皇陵(七帝八陵)遗存的“客使”石像生,其中也有手捧珊瑚、盆石的形象(永泰陵、永裕陵、永昭陵),等等。

明代仇英《职贡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今藏于日本奈良大德寺、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等处),是道释人物画的代表作,具有风俗画与肖像画的特质,人物刻划极为生动传神,其中就有类似“蚶贝罗”和红珊瑚的图绘。《五百罗汉图》描绘了佛教历史事件、典故和当时寺院僧人的生活场景等内容,共存百幅。此画原藏宁波东钱湖惠安院,系应住持之邀而作,当时日本僧人来华求法,其真诚之心感动了惠安院住持,便将这百幅《五百罗汉图》相赠,后来被带去东瀛(一度有6幅遗失,由日本僧人补画)。其中,有几幅是珊瑚盆供,两幅绘有红珊瑚树;一幅画中有类似“蚶贝罗”造型的怪石。可见,也是受到《职贡图》的影响。

《五百罗汉图》之“洗濯”

《五百罗汉图》之红珊瑚树

《五百罗汉图》中的“蚶贝罗”形象

《五百罗汉图》中的珊瑚盆供

如果说,唐代的太湖石流行是在中唐以后的话(以诗人白居易及其诗文为代表),那么,阎立本《职贡图》所反映的是初唐时期(唐太宗)的情况,当时赏石活动尚未十分活跃,也没有形成瘦皱漏透的鉴石标准(一般认为在宋代以后才确立),南洋三国进贡的“蚶贝罗”取样于石笋石造型,可能是因为石笋石(而非太湖石)在当时中土已是一种流行。也许,后世所谓的瘦皱漏透的鉴石标准,也是由《职贡图》而起的。


热门文章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1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11 科普小知识
客服在线